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

宝马实现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深化梯次利用

5月25日讯 今日,宝马集团宣布与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华友循环”)携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造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次利用的创新合作模式,首次实现国产电动车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并将分解后的原材料,例如镍、钴、锂等,提供给宝马的电池供应商,用于生产全新动力电池,实现动力电池原材料的闭环管理。

通过双方的此次合作,退役动力电池的剩余价值将得到充分发挥,动力电池原材料开采及生产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也将得以大幅降低。宝马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以及原材料闭环管理,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与华友循环合作实现动力电池材料闭环管理并深化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正是宝马集团支持中国双碳目标、积极践行循环经济理念的生动呈现,宝马在推进打造“最绿色电动汽车”的愿景的同时,也在持续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协作,促进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据悉,中国电动车市场在2015年以来的迅猛发展,汽车动力电池行业也迎来快速增长。按照汽车动力电池使用寿命推算,过去数年间销售的电动汽车将陆续进入退役期。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到78万吨。另一方面,去年以来国内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动力电池被称为“车轮上移动的矿山”。落实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工作,无疑也具有缓解供应瓶颈,平抑原材料价格的经济效益。

“宝马集团始终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倡导循环经济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先生表示,“动力电池原材料等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相关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尤其需要贯彻循环理念,增加再利用材料的使用,减少对珍稀原材料的依赖,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支持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再利用两种方式。对于剩余容量较高的退役电池可优先遵循梯次利用原则,继续应用于储能及低速电动车等领域。对于不符合梯次利用标准的废旧电池,则可遵循拆解回收再利用原则进行拆解、粉碎、筛选、提取动力电池中的镍、钴、锂等核心原材料,并再次用于动力电池生产。为了最大程度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宝马基于循环理念,在中国实现了客户端以及工厂内废旧动力电池的100%回收利用。

2021年8月,《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提出鼓励梯次利用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电池生产等企业合作,高效回收废旧动力电池。根据协议,宝马与华友循环将合作对动力电池进行拆解,并通过华友循环先进的绿色冶金技术,高比例提炼电池中镍、钴、锂等核心原材料。与原先动力电池拆解回收再利用方式不同的是,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模式可实现高比例提炼的核心原材料100%返回到宝马自有供应链体系,并再次用于宝马新能源车型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一举措将有效减少矿产资源开采中70%的碳排放量,显著减少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表示:“目前中国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方兴未艾。此次华晨宝马与华友循环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的成功探索,不仅有助于宝马进一步降低单车全生命周期平均碳排放,还有助于与供应商伙伴一起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和再利用的商业模式,有利于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早在2020年,宝马集团便与华友循环合作开发废旧动力电池在工厂叉车上梯次利用的场景,成为中国首家实现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汽车制造商。此次宝马集团与华友循环在既有伙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根据协议,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应用范围将拓展至整个沈阳生产基地。双方也在继续深入探索多种使用场景,未来不止工厂内的叉车,托盘车及储充一体化的储能站也将使用宝马废旧动力电池。

此外,宝马集团2017年就已搭建电池溯源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从生产直至退役回收阶段进行追踪。如今,宝马创造性地拓展了动力电池材料追溯环节,将实现对动力电池从生产至报废回收再至新动力电池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从技术上提升电池及原材料的回收信息透明度,实现精准管理;并确保每块动力电池最终实现材料的闭环管理、核心原材料均可回到宝马动力电池再造体系。

到2030年,宝马集团计划将单车全生命周期平均碳排放较2019年降低至少4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亿吨。为此,宝马集团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理念贯彻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并在全球范围内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在碳减排和循环利用领域持续深耕。

宝马集团正致力于打造循环设计概念,从车辆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材料回收,确保车辆“生来可持续”。目前宝马集团在车辆制造过程中使用了近30%的可回收和可再利用材料,未来这一数字还将逐步提升至50%。公司还将继续把循环经济概念深入生产等过程,进行关键材料组的分离和回收,以便在“闭环”框架内进行再利用。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甘肃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经济日报北京7月10日讯(记者刘瑾)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国产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3000万辆。今年以来,汽车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增长态势。今年1月至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全文]
    2024-07-12 02:00
  • 据《日经新闻》报道,本田汽车(Honda Motor)正考虑在加拿大建设一家电动汽车工厂,以制造自研电池。该项目的总投资额可能达到2万亿日元(约合140亿美元),将成为日本汽车制造商最大额的投资项目之一,主要由于该公司希望在电动汽车生产方面[全文]
    2024-01-10 02:00
  •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关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电动汽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然而,里程焦虑仍然是车主们的一块“心病”。不过,量子技术领域的突破为解决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据《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日本东京工业大[全文]
    2023-11-28 02:00
  • 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7月份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比上月有所放缓,但总体来看,生产需求保持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产业升级稳步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总体延续向好态势。部分指标增速有所放缓[全文]
    2023-08-17 02:00
  • 东风汽车集团引爆今年车市第二轮降价,收获海量订单的同时,将竞争对手甩在身后。跟,还是不跟?自掏腰包跟,还是拉上当地政府一起?随着时间推移,车企发现,这些选择题已经没有作答的必要,更没有时间犹豫——必须跟,自己掏腰包也要跟。跑得快的吃肉;跑得[全文]
    2023-03-18 02:00
  • 比亚迪在储能领域的最新布局情况浮出水面。12月12日,比亚迪储能销售中心常务总裁尤国在2022高工储能年会上透露,比亚迪储能产品已覆盖全球6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储能系统累计出货量超6.5GWh。今年以来,比亚迪储能全球订单总量超14G[全文]
    2022-12-15 03:0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甘肃新闻网 gs.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