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衡水市饶阳县城建设彰显民生温度

本报讯(李彦芬)“有了这个停车场,来附近买东西方便多了。”日前,饶阳县富强街生态停车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凯悦家园小区居民魏晓凯表示:“以前富强街门店多,停车位少,过来购物就怕没有停车位。现在可以放心地停在这个停车场,安全又方便。”据介绍,该停车场是由原饶阳县棉织厂改造而成,里面设有停车位、充电桩、照明、给排水、公厕等设施,绿植也进行了养护提升,环境干净舒适,给群众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 

这只是饶阳县提高县城建设品质、推进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县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持续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县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群众打造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在老旧小区改造上,确定了富强街片区、人和路片区、永安路片区、东出口片区4个片区的改造提升。对破旧厂房、危旧房屋、残垣断壁统一拆除,建设停车场、菜市场、公厕、垃圾处理站等便民设施,方面群众生活。目前,新增停车位1000多个,打造“四化”样板示范街道3条,重要节点景观亮化3处,新建公厕10座,改造公厕3座,并在改造中融入人文元素,建成一批公园绿地、小品雕塑,推进县城环境更优、功能更强、品位更高。 

“以前我们胡同飞线纵横,不但影响美观,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看着心里堵得慌。现在线缆都捆绑得整整齐齐,墙面也粉刷得干干净净,敞亮多了!”家住县城文明胡同的曹先生说。 

今年以来,饶阳县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以赴推进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更多享受城市建设发展成果。在基础设施提升上,启动了老城区76条胡同更新工程,制定了《胡同更新方案》,成立由电力、移动、联通等单位组成的清理“空中飞线”专业队伍。先后出动1000余人次,集中整治400余处,梳理、捆绑各类线缆54000多米,完成了4.2万米架空弱电线网、825根地上线杆的清理整治,实现县城“蜘蛛网”清零目标。并通过实施违建拆除、线缆整治、雨污分流、老旧管网改造、地面硬化、立面美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对胡同的排水、线缆、照明、路面进行了全方位提升,全面提高县城舒适度和宜居水平。目前,76条胡同完成更新,29个小区的老旧二级供热管网完成升级改造,整合胡同周边闲置地块,建设了联社游园等8个口袋公园,为群众打造了家门口的“微幸福”。 

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饶阳县着力提升县城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城区全面推行环卫保洁“水洗机扫”机制,扩大精细化保洁范围,增加环卫设施投入。新购置洗扫车6台,更换破旧垃圾桶、垃圾箱600余个,加强公园、广场、公厕、环卫设施等的消毒消杀,为广大群众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同时,将56个老旧小区划分为3个片区,均搭建物业综合服务管理视频系统,实现服务平台信息共享和“智慧化”管理,为25个无物业小区引进优秀物业,由社区办监督服务,实现全县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撬动县城管理水平大提升。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甘肃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11月6日晚,国网东山县供电公司组织巡视人员对10千伏光銮线、光马线、东沈线开展夜间测温巡视,确保发现隐患及时消除,保障供区广大客户用电稳定可靠运行。当天晚上,巡视人员对线路绝缘子、电缆接头、导线悬垂线夹、压接管等重要部位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全文]
    2024-11-08 02:00
  • 今年汛期以来,泉州市强降雨多发,洪水防御防守任务较为艰巨。泉州市水利部门坚持全市水资源调度“一盘棋”思想,采取“拦、分、蓄、滞、排”等联合调度措施,充分发挥水库拦洪蓄洪作用,强化水库调度,实现洪水合理分泄、调蓄、错峰和水工程安全运行“双赢”[全文]
    2024-09-14 02:00
  • 今年以来,内蒙古乌审旗聚焦两件大事、“六个工程”、全市“三个四”工作任务和全旗“闯新路、走在前,建设核心区、冲刺百强县”发展任务,精准研判、有力调度。一个个重点项目在乌审拔地而起,有力拉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进入9月份,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全文]
    2024-09-13 02:00
  • 为进一步做好违章压降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现场安全履职能力,近日,国网罗源县供电公司安监部牵头,联合运检部、纪委办,组织人员走进基层班组、施工现场,开展“下沉式”反违章培训、监督,进一步提升现场安全管控水平。当前正值迎峰度夏保供电工作的关键攻坚[全文]
    2024-08-27 02:05
  • 在宿城的经济大舞台上,企业如同一个个灵动而充满活力的音符,而税惠政策则是那优美而灵动的旋律,二者相互交融,共同奏响了一曲创新发展的壮丽乐章。宿城经济开发区的兄弟智能家居曾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升级的压力下艰难前行。然而,在国家税务总局宿迁[全文]
    2024-08-24 02:00
  •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金山街道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党建引领,以旅游“塑形”文化“铸魂”,提升乡村风貌建设、赓续千年历史文化传承、擢升村民精神文化品质、焕发乡村产业发展动力。通过发掘乡村文旅产业前景价值,强化乡村群众文旅产业参与,深挖乡村公共文化[全文]
    2024-07-27 02:0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甘肃新闻网 gs.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