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衡水市饶阳县“3+N”主题党日为“两新”党组织点燃“红色引擎”

“6月是葡萄生长高峰期,咱得经常去乡亲们的棚里转转,别发生病虫害。”衡水市饶阳县新饶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何雨航在主题党日活动中说到。今年以来,饶阳县“两新”党组织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推行主题党日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探索“3+N”模式,以高质量主题党日为“两新”党组织点燃“红色引擎”。 

“3”是指3项“规定动作”,即“重温入党誓词、集中交纳党费、上一堂微党课”;“N”是指多个“自选动作”。各“两新”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和党员情况设计方案,让主题党日活动更具感召力。 

该县在“两新”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精选了《长津湖》《大浪淘沙》等优秀红色影片进行剪辑,以微视频、微电影为学习素材,为“两新”党组织丰富了“微党课”的学习形式,进一步深化党员意识,促进党员自觉按时交纳党费。向过“政治生日”的党员送上贺卡,不断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荣誉感。 

“两新组织涉及不同行业,分类制定学习重点效果才更好。”该县委组织部组织科朱旭光已经列出了下半年“两新”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计划。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花样。党员们出谋划策,“唱”“读”“议”“观”等多种方式都走进了该县“两新”党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中。通过“唱”红色歌曲,激发党员爱党爱国热情;“读”革命故事,向先辈英烈致敬;“议”时事热点,聚焦国家大事和社会新闻;“观”耿长锁纪念馆、冀中导报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革命精神…… 

“学习成了习惯,开始‘内卷’了,年轻工友都爱用手机学习。”饶阳鸿源机械有限公司学习标兵郭新娜用餐前打开了学习强国。 

先锋意识越来越强,“两新”党组织党员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帮扶、公益行动,通过“主题党日+疫情防控”“主题党日+乡村振兴”“主题党日+助力创城”等特色活动,让“两新”组织在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中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同时,该县建立了“三包三联三抓”工作机制,由组工干部分包“两新”党组织,联系党组织书记,通过座谈交流、随机走访等形式,对主题党日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调研,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有效传导压力,确保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产生实效。 

“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对‘两新’党组织的指导和支持,组织好、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以高质量党建助推全县‘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饶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景茂如是说。(付冠珠 靳海磊)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甘肃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11月6日晚,国网东山县供电公司组织巡视人员对10千伏光銮线、光马线、东沈线开展夜间测温巡视,确保发现隐患及时消除,保障供区广大客户用电稳定可靠运行。当天晚上,巡视人员对线路绝缘子、电缆接头、导线悬垂线夹、压接管等重要部位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全文]
    2024-11-08 02:00
  • 今年汛期以来,泉州市强降雨多发,洪水防御防守任务较为艰巨。泉州市水利部门坚持全市水资源调度“一盘棋”思想,采取“拦、分、蓄、滞、排”等联合调度措施,充分发挥水库拦洪蓄洪作用,强化水库调度,实现洪水合理分泄、调蓄、错峰和水工程安全运行“双赢”[全文]
    2024-09-14 02:00
  • 今年以来,内蒙古乌审旗聚焦两件大事、“六个工程”、全市“三个四”工作任务和全旗“闯新路、走在前,建设核心区、冲刺百强县”发展任务,精准研判、有力调度。一个个重点项目在乌审拔地而起,有力拉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进入9月份,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全文]
    2024-09-13 02:00
  • 为进一步做好违章压降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现场安全履职能力,近日,国网罗源县供电公司安监部牵头,联合运检部、纪委办,组织人员走进基层班组、施工现场,开展“下沉式”反违章培训、监督,进一步提升现场安全管控水平。当前正值迎峰度夏保供电工作的关键攻坚[全文]
    2024-08-27 02:05
  • 在宿城的经济大舞台上,企业如同一个个灵动而充满活力的音符,而税惠政策则是那优美而灵动的旋律,二者相互交融,共同奏响了一曲创新发展的壮丽乐章。宿城经济开发区的兄弟智能家居曾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升级的压力下艰难前行。然而,在国家税务总局宿迁[全文]
    2024-08-24 02:00
  •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金山街道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党建引领,以旅游“塑形”文化“铸魂”,提升乡村风貌建设、赓续千年历史文化传承、擢升村民精神文化品质、焕发乡村产业发展动力。通过发掘乡村文旅产业前景价值,强化乡村群众文旅产业参与,深挖乡村公共文化[全文]
    2024-07-27 02:0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甘肃新闻网 gs.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