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绍兴:乡村振兴唱响“文旅融合”大戏

本报记者魏董华

老台门里的咖啡馆、村屋改造的书屋,老式的手扶拖拉机,路边播放的“绍兴莲花落”……行走在江南水乡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云松村,潺潺小溪、秀竹、古道搭配着种种艺术文化元素,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我们希望用艺术的表现手法来赋能乡村振兴。”坡塘村党委书记罗国海说,据史料记载,坡塘村村名出自范蠡的《养鱼经》,村里有两处范蠡筑坝遗址“断塘水坝”和“黄庙水坝”。

“如果千村一面,很快会使游客索然无味,村子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只有独特的文化资源,找到差异化、个性化市场定位,才能吸引游客。”罗国海说。

村民沈菊英结合村里的历史文化研究出几道特色菜,她经营的“云上小馆”节假日日均营业额可达3000元左右,和她一样开农家乐的还有5家,生意都很不错。

“因为村里环境改善,近两年有80余名村民回村居住或创业,占全村人口15%左右。”从国外回乡创业的陈军在村里经营一家迷你儿童游乐园,他说,每天游乐园的收入已经超出了自己的预期,接下来准备做民宿。

罗国海说,现在坡塘村已成为近郊游热门目的地,假日客流大增,吸纳农村闲置劳动力220余人,2021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200万元,同比增长25%。

“鉴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名气越来越大,加上我们街道还有邵力子故居、陶成章故居、秋官里进士牌坊等人文景点,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我们抓住机会开了一家特色餐馆。”越城区陶堰街道浔阳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建祥介绍,这家餐馆以当地优质河鲜为特色菜品,由村集体负责经营,现已解决了8名闲置在家的村民就业。

“目前,辖区印染、养殖等污染企业已经全部搬出。”浙江绍兴鉴湖省级湿地公园管委会专职副主任、陶堰街道党工委委员傅良亮介绍,通过几年的努力,包括鉴湖湿地在内的全域环境得到保护和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我们今后将在文旅融合发展上做文章,拉动当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提升。

记者了解到,绍兴各地围绕乡村振兴,唱“文旅融合”大戏的已不在少数,并且还闯出一片天地。如柯桥区稽东镇利用红色研学之路等人文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带动村集体经济消薄增收;新昌县外婆坑村通过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光卖玉米饼一年销售额就达2000多万元。

截至目前,绍兴全市共有景区村1146个,“文旅融合”下的乡村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由此带来的经济效应也不断显现。2021年,绍兴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285.9万人次,占全市总游客接待数10.3%,实现旅游经营总收入29.1亿元。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甘肃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11月6日晚,国网东山县供电公司组织巡视人员对10千伏光銮线、光马线、东沈线开展夜间测温巡视,确保发现隐患及时消除,保障供区广大客户用电稳定可靠运行。当天晚上,巡视人员对线路绝缘子、电缆接头、导线悬垂线夹、压接管等重要部位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全文]
    2024-11-08 02:00
  • 今年汛期以来,泉州市强降雨多发,洪水防御防守任务较为艰巨。泉州市水利部门坚持全市水资源调度“一盘棋”思想,采取“拦、分、蓄、滞、排”等联合调度措施,充分发挥水库拦洪蓄洪作用,强化水库调度,实现洪水合理分泄、调蓄、错峰和水工程安全运行“双赢”[全文]
    2024-09-14 02:00
  • 今年以来,内蒙古乌审旗聚焦两件大事、“六个工程”、全市“三个四”工作任务和全旗“闯新路、走在前,建设核心区、冲刺百强县”发展任务,精准研判、有力调度。一个个重点项目在乌审拔地而起,有力拉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进入9月份,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全文]
    2024-09-13 02:00
  • 为进一步做好违章压降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现场安全履职能力,近日,国网罗源县供电公司安监部牵头,联合运检部、纪委办,组织人员走进基层班组、施工现场,开展“下沉式”反违章培训、监督,进一步提升现场安全管控水平。当前正值迎峰度夏保供电工作的关键攻坚[全文]
    2024-08-27 02:05
  • 在宿城的经济大舞台上,企业如同一个个灵动而充满活力的音符,而税惠政策则是那优美而灵动的旋律,二者相互交融,共同奏响了一曲创新发展的壮丽乐章。宿城经济开发区的兄弟智能家居曾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升级的压力下艰难前行。然而,在国家税务总局宿迁[全文]
    2024-08-24 02:00
  •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金山街道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党建引领,以旅游“塑形”文化“铸魂”,提升乡村风貌建设、赓续千年历史文化传承、擢升村民精神文化品质、焕发乡村产业发展动力。通过发掘乡村文旅产业前景价值,强化乡村群众文旅产业参与,深挖乡村公共文化[全文]
    2024-07-27 02:0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甘肃新闻网 gs.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